幼儿园的大树

| 分类: 大班主题案例

  班级:大六班  教师:连桂菊  杨雪梅

  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探索的年龄特点,选择生活中孩子们常见而又感兴趣的大树作为活动题材。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将科学教育活动同我园网络式主题活动有效整合。力求让幼儿在亲历探索过程的同时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此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在充分表现自我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发展。
  一、教育目标
  1.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知道大自然中树木种类繁多,并引导幼儿了解树木与人类环境的关系,培养其环保意识。
  3.鼓励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我。
  4.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的统计、测量和比较方法。
  二、主题活动切入
  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孩子融入情感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带着情感和兴趣去探索、学习的东西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永久的。
  三、活动实施
  活动一:我喜欢的大树
  1.情景引入
  时值金秋,我和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走走看看。秋风阵阵吹来、几片银杏叶落在小朋友的队里,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老师,我最喜欢银杏树!”“我也喜欢,因为它的叶子像把小扇子!”“我喜欢槐树,因为它开的花很香。”听到孩子们热烈的讨论,我想,孩子们这么喜欢谈有关大树的问题,我们何不趁此机会进行有关大树的科学探究活动呢,何况幼儿园里的大树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幼儿回班后,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
  2.问题探讨
  师:幼儿园里有好多种大树,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
  幼1: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
  幼2:树叶不一样。
  幼3:树皮的花纹和颜色也不同。
  幼4:它们的粗细不一样,有的很粗,有的细一点。
  师:你喜欢这些大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幼1:有银杏树,槐树。
  幼2:栾树、梧桐树。
  幼3:杨树。
  幼4:槐树。
  师: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大树吗?为什么?
  待悦:喜欢杨树,杨树的叶子很绿,可以挡太阳。
  王紫怡:喜欢银杏,因为银杏树还能长银杏果。
  王曼超:喜欢槐树,它的花特别香。
  徐唏弱:喜欢栾树,它能长出三角形的小铃铛……。
  … …
  教师统计:用表格图表示人数:

  师: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你喜欢这种大树呢?
  王宇琪:画一棵我喜欢的树。
  毕雨暄:把它画得再漂亮些。
  汪松明:在树右上角写上我的名字。
  师:有几个小朋友都喜欢银杏树,怎么来表示呢?
  周诺行:每人画一棵银杏树,把它贴到一起。
  王宇棋:在一棵大树上画上小鸟,每一只小鸟代表一个小朋友。
  田丁文丽:在大树上画上小水滴。
  3.教师分析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喜欢的大树,根据幼儿的选择进行了分组,分别分成了:银杏组、杨树组、梧桐树组、栾树组、柳树组、槐树组6个小组,其中,师幼共同讨论了“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你喜欢的大树?”其目的是能把幼儿的活动过程以小组记录的形式呈现在墙面上。根据幼儿的建议和想法,师幼共同创设了“我喜欢的大树”的墙面环境,同时渗透了科学的统计方法。

 

 

  4.活动分析
  在“我们喜欢的大树”这一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对活动的极大热情,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小组记录集体展现方面,幼儿也想出来了新颖的方法来表示“我们喜欢的大树”。经过讨论,每一组都用了不同的方式的表示,当小组的统计结果在墙面上集体呈现时,孩子们三三两两都会去指着统计表说个不停。所以说,该活动的切入点从幼儿的“喜欢”着手,符合幼儿的特点,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好基础,开了个好头。尊重事物或活动发展的逻辑性,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性来安排活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中幼儿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及活动中的幼儿兴趣表现。
  活动二:我喜欢的大树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园里各种大树所在的位置。
  2.初步理解方位概念,并能简单表示。
  3.学会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记数。
  活动准备:
  1.记录夹一人一本,记录笔一人一支。
  2.活动前让幼儿知道幼儿园里各种大树的不同名称。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利用游戏结束后的散步时间,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看各种大树。在上一次活动中,孩子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大树,因此,孩子们边看边小声讨论:“看这是我们杨树组的杨树。”“看,槐树原来只有一棵!”“槐树都在楼层前面。”我趁机引导道:“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你喜欢的大树在哪里?”回班后告诉老师和其他小伙伴,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分头去找自己喜欢的大树了……
  2.问题探讨
  回到班里,我和孩子们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交流和讨论活动,活动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
  师:刚才,小朋友在幼儿园的院里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大树,请每一组的小朋友说说他们的的新发现?说一说一共找到了几棵,都长在什么位置?
  赵继航:我们的树都长在院中间。
  程则先:银杏树长在后院里,一共有两排。
  陆梦飞:不对,楼房前面的垫子那儿有几棵?
  李昂:我数了花坛周围的草地上一共有4棵大杨树。
  师:长大树的地方有什么明显的标记?你发现了吗?
  夏日:我的杨树旁有花坛。
  卢咏涵:我们的几棵杨树长在幼儿园的围墙里面。
  王冬琦:银杏树左边有大型玩具。
  师:在记录表上怎样来记录你喜欢的大树呢?
  3.教师分析
  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限制,以前没有记录的经验,但是通过幼儿实地考察,基本上能口头表达清楚自己喜欢的大树所长的具体位置,如何来记录它的位置,对幼儿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因此在活动中,老师又组织幼儿讨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记录,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大树的数目,如:它一共有几棵?”
  师提出新问题,幼儿的回答如下:
  李昂:用“丫”(树杈表示),一个“丫”代表一棵大树。
  高昊:用“树叶”表示。
  程则先:用“ 树干 ”来表示。
  路致平:画一个一个的小星星。
  李卓文:用实心的黑圆点来表示,四棵树就画四个黑圆点。
  4.分组实验
  幼儿分组到幼儿园的院子里记录“我喜欢的大树在哪里?”
  5.集体总结
  每组幼儿完成个人记录后,让老师感到高兴的是,每个孩子所记录大树的方式是不相同的,孩子们不仅记录了大树所在幼儿园的大概位置,如“杨树在草坪上”,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了杨树的数目。在每组幼儿都完成个人记录后,教师和幼儿以集体呈现小组及个人记录的方式,物化为环境(附照片和幼儿记录表)。
  6.活动分析
  “我喜欢的大树在哪里?”是一个根据幼儿兴趣生成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能够自始至终投入其中。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初步的统计(记数)方法,而且有了初步的“方位概念”形成了感性的经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在提倡生活中的科学、身边的科学的时候,我体会到作为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预设活动的基础上,能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成新的活动,使得探究活动更具趣味性、可持续发展性,而且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能发挥其自主性。

 

 

 

  活动三:幼儿园的大树有多粗?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根据己有的经验进行猜想。
  2.指导幼儿完成个人猜想记录。
  活动准备:
  1.记录夹人手一本,记录纸、记录笔人手一份。
  2.幼儿会写自己的姓名、年、月、日。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通过前两次的活动,幼儿知道幼儿园里有很多种大树,它们都是不一样的,如树叶、高矮、粗细等。因此教师提出新的问题:
  幼儿园里的大树它们一样粗吗?
  你认为哪一种树最粗?为什么?
  2.问题探讨
  蔡婧仪:因为杨树老,所以我认为杨树最粗。
  徐悦:我觉得杨树特别低,所以我认为杨树最粗。
  路致平:梧桐树最粗,因为它的影子是很大的。
  郑一:杨树的树皮白,看起来很粗。
  李卓文:因为后院的阳光特别好,所以银杏树长得最粗。
  贺辰:松树不落叶,它是最粗的。
  王冬绮:杨树的叶子很大,所以它最粗。
  师:你认为同一种大树最粗的是哪棵呢?
  幼:(在小组内找出自己猜想的最粗的大树。)
  3.实验验证
  (1)完成个人猜想记录—“我猜想最粗的大树”。
  (2)给“最粗的大树”做标记。
  4.活动总结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独立完成了个人猜想记录—““幼儿园里最粗的大树”,并且将个人记录以小组呈现的方式物化为环境。“给最粗的大树做标记”的活动使得幼儿的猜想从大范围缩小到具体某一棵树,让活动具有针对性,幼儿便于理清思路,为后面活动的深入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活动分析
  幼儿猜想“最粗的大树”是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的,不是瞎猜乱想。教师反问“为什么”时,幼儿都能说出来自己猜想的根据和理由。从活动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于让幼儿如何“猜想”的把握比较准确,而幼儿的猜想也是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有根有据的猜想。
  从“猜想最粗的大树”到“给最粗的大树做标记”活动的自然过渡,让幼儿的思路从泛泛到具体,从大范围缩小到一个点上,便于幼儿操作和把握。而且“给最粗的大树做标记”活动的积极性,让活动进行得更加有趣、有序。   
  附:“给大树做标记”活动的教师笔记。
  “给最粗的大树做标记”活动开始了,汪小和妈妈一起做了一只精致的小恐龙,他告诉老师,恐龙喜欢树林;汪松明和妈妈一起用一张白纸给松树做了一个记号,他说要用别人不知道的方法来做;李露凝画了一张爱护树木的画,她说要是别人想破坏树木,看了她的画就不会这样做了;周诺行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纸做的标记容易湿,万一晚上下雨了怎么办?”“用塑料纸”、“用不湿的纸”、“用绳子做”,孩子们又想出了好多办法。后来的两天里,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标记真是注意到了防雨防水,王鹤鹏用一张彩色包装纸折成小花篮的形状,在花篮里装上了一张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片;周诺行用废旧纸盒剪成了一只恐龙卡片,请妈妈写上了“幼儿园里最粗的杨树”,还用塑料纸塑封了起来。
  最有意思的是有好几个小朋友都猜想同一棵银杏树是最粗的大树,她们把自己的小标记都挂在了这棵大树上,把大树打扮得格外漂亮。时值金秋,银杏叶一片片黄灿灿,满树生辉,孩子们的这棵银杏树是大六班的“欢乐树!”
  活动四:幼儿园的大树有多粗?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生活化的测量工具。
  2.培养幼儿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乐意与人分享。
  3.能用初步的统计方法进行分类、比较。
  活动准备:
  1.家园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班里当前进行的活动,不轻易告诉幼儿答案,家园形成统一的教育观。
  2.教师预设在该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计有效提问。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给大树做标记”的活动进展非常顺利,孩子们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不少家长也主动和孩子一起给大树做标记。一两天的时间里,孩子们做的标记都挂在大树上,老师有空就带他们去相互欣赏、拍照留念。孩子们也不停地相互交流“我猜这棵银杏树最粗”,“我猜这棵银杏树最粗”,“我猜的是第三棵杨树最粗”,“我找到了一棵最粗的栾树……”此情此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就开始了。

 

 

 

  2.猜想
  师:你认为这棵大树最粗,猜猜看它有多粗?
  刘琪豫:6米粗。
  周诺行:21.1米粗。
  李露凝:11米粗。
  蔡婧仪:30米粗。
  汪松明:10米粗。
  师:那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呢?
  卢咏涵: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圆来比一比。
  梁嘉恩:用尺子量一量。
  赵继航:可以用手量。
  陈嘉琦:看一看,能看出来哪棵最粗。
  3.问题探讨
  师(追问):(1)你想出来了哪些好办法?(2)还能用什么东西来量一量?
  徐希弱:用一张纸贴在大树上量一下,再量一下,看看一共量了多少下。
  汪松明:用树叶量,把树叶一片一片贴到大树上,看看能贴多少树叶。
  夏日:用一条绳子把大树围一围,然后做个记号。
  李昂:用软尺来量。
  贺辰:用小手绢来量。
  李昂:还可以用棉花来量。
  张宇轩:用跳绳。
  毕宇轩:用鞋带。
  王紫怡:把橡皮筋一根一根接起来量。
  管月:用透明胶条把树叶一片片接起来量。
  4.集体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参与人数为34人,每个幼儿都完成了自己的猜想记录—“我猜想幼儿园的大树这样粗。”而且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好办法。孩子们所想到的测量工具都是生活化的、非标准测量的工具,由于以前曾有过测量的经验,因此,在进行测量工具的选择时,孩子们的思路比较开阔,很少有几个人重复选择同一工具的现象。在这次活动中,从孩子们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可以看出,教师适时适度的追问和鼓励性的评价给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幼儿敢想、敢说。
  活动五:我来量一量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生活化的工具进行测量。
  2.完成个人测量记录表,小组完成小组测量记录表。
  3.在测量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
  4.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测量过程、方法及结果。
  活动准备:
  1.全班参加活动人数为36人,教师有计划的安排幼儿进行测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教师给家长出通知,交流活动情况,提醒幼儿带好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家长不干扰幼儿的选择。
  3.准备记录夹、记录纸、记录笔、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在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想”的时候,孩子们想出”量一量“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还能用什么工具来量?”孩子们又想到了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测量,所以活动自然延伸到实验操作环节:“尝试测量”的活动。
  2.问题探讨
  (1)认识个人测量记录表,教师引导幼儿会做简单的记录表格。
  (2)知道记录表上所要记录的内容:姓名、年、月、日、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结果。
  (3)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来完成个人测量记录表,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幼儿对记录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才能帮助他们起到记录测量过程的作用。
  3.分组实验
  (1)尝试一次测量活动,按六个组进行,分别是:松树组、杨树组、梧桐树组、槐树组、栾树组和银杏组。
  (2)每次测量活动由教师带一个小组进行测量。
  4.交流分享
  (1)测量活动结束,首先进行组内交流,每个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测量方法,展示个人测量记录表。
  (2)幼儿互相讨论、分析在测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怎样记录测量结果会更加准确?”针对这两个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后能及时解决”,以调整并完善下一次的活动。
  活动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呢?”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动脑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能想办法给予解决。
  2.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完成个人测量记录表。
  2.组内完成每一组的小组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片断一:测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有序地进行着,王曼超小朋友在测量槐树时,她第一次用手量了17拃,第二次又量了16拃。她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呀?”我安慰孩子说:“你动脑筋想想吧!”她又尝试测量了一次,结果仍然不同于上次,这时,她又问我:“老师,那我怎么记录结果呢?”我回答说:“你测量了多少就记多少,”所以她在记录表上写上了“17米和19米”两个数字。
  片断二:汪小用玩具串珠做测量工具,他连续测了两次,同样出现了不同的测量结果:一次“36个”,一次“33个”。
  片断三:王紫怡的测量工具很特别,她把橡皮筋一根一根接起来,在测银杏树时,她发现,无论测多少次,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
  片断四:梧桐树组的小朋友基本上都选择了用尺子做测量工具,尹奕捷用卷尺,王鹤鹏用软尺。碰巧的是王鹤鹏和尹奕捷、詹傲雪她们测量的是同一棵梧桐树,可是她(他)们三人的测量记录让小朋友感到很奇怪:王鹤鹏的记录结果是157cm,尹奕捷是163cm,詹傲雪是164cm。
  2.问题探讨
  在幼儿进行小组交流时,上述问题便出现了,因此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探讨:“用同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棵大树,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
  周诺行:王紫怡的测量工具有弹性(橡皮筋)所以拉得松和拉得紧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户咏涵:测量的位置变了,结果也就变了。
  田丁文丽:因为测量的高度不一样,有一次高,有一次低。
  高昊:小朋友用的尺子不一样,有的尺子太短围不住大树,测出来结果也不一样。
  3.活动分析
  在“我来量一量”的实践活动中,每个小组的幼儿都能大胆尝试使用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非常高兴的是,在测量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问题都能和小伙伴一起共同解决,如路致平用鞋带来测量,旁边的小伙伴主动帮她做记号。最值得老师欣慰的是,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了问题:“同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结合孩子们的测量实践及活动经验,师幼共同讨论了此问题,孩子们终于通过独立的思考,结合实践经验从中找到了答案:
  (1)有弹性的工具测量会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结果。
  (2)测量的高度(树干)不一样会有不同的结果。
  (3)尺子拉得松、拉得紧,结果也不一样。
  (4)测量工具移动时,会出现结果不一样。
  (5)测量工具(尺子)要平着围住大树,我们及时调整了活动安排,解决了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得第二次测量更加科学!然而在第二次测量活动中,孩子们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有的测量工具测量时比较方便,所测量的结果也较准确,但是有的测量工具却使用不太方便,结果也不太准确。”针对幼儿的这一发现,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分析了“测量工具”,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测量工具并进行分类,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孩子们发现:
  (1)容易弯曲、软一些的工具测量起来比较方便;而硬的、直的,不能弯曲或不容易弯曲的工具则不容易测量(如铅笔、积木等)。
  (2)还有孩子们想到的特殊工具,如:橡皮筋、玩具串珠(有弹性)、棉花,虽然是“软”的“容易弯曲”的材料,但是测量所得的结果不太准确,因此同样不适合测量大树!
  (3)最容易测量、结果最准确的测量工具就是软尺(不是钢卷尺和直尺)。

 

 

  活动七:大树的测量部位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科学的测量概念。
  3.尝试运用直接比较的方法来比较(最粗的)大树的粗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一次测量经验。
  2.在此基础上解决了测量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幼儿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非标准长度测量。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在上几次的测量活动及小组交流活动中,孩子们已选择了最容易测量的工具(尺子)进行第二次测量。教师引导幼儿:“怎样测量才能让结果更加准确?”
  王曼超:小朋友应该都测量大树干的一个部位,不能有的测量高处,有的测量低处。
  王宇琪:我知道,因为大树干的粗细是不一样的,积木(柱形)的粗细是一样的。
  徐希弱:应该用一把软尺量。
  师:那我们想想看,应该测量大树的哪一部分呢?
  夏日:底部好测量,大树都是先从根那儿开始长粗的!
  周诺行:有的大树中间比上面还细一点。
  郑一:我看过,大树的底部都比较粗。
  结果统计:班里其他幼儿也发表了不同看法,但是基本上是分“中间”和“底部”两组意见,通过分析、讨论,大家都认为还是测量大树的底部比较好。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底部好测,小朋友都能够得着。其二:大树一般都是底部较粗。
  2.分组实验
  (1)以梧桐树组测量为例,每个幼儿用软尺测量自己所“猜想的那棵最粗的大树”,记录测量结果。
  (2)小组个人测量记录,比较出梧桐树组最粗的大树为174厘米。
  3.实验记录
  (1)本组内完成小组测量记录表。
  (2)以集体呈现的方式相比为环境供全体幼儿交流、分享。
  4.活动总结
  “大树的测量部位”这一活动的出现,是孩子们在实践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结果和表现。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得最粗的大树之间有了科学的可比性,测量的方法也更加科学、准确,为下次活动比较出幼儿园里最粗的大树提供了可行的操作经验。
  活动八:有趣的测量记录
  活动目标:
  1.掌握“真实”(如实)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2.讨论:“怎样记录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活动准备:
  1.各个小组幼儿完成个人测量记录表及小组测量记录表。
  2.幼儿每人准备自己的个人记录表,小组记录表一一展示。
  3.各小组幼儿熟悉本组幼儿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在每次的小组交流活动中,孩子都能主动发言,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当银杏组推选出的小小解说员向大家进行小组汇报时,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记录:毕雨暄小朋友的测量结果是“220厘米”。其他小组的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不解地问:“2+2+0=4,怎么会是220呢?”大家建议让毕雨暄小朋友自己来解释,毕雨暄说她用软尺测量的结果就是“220厘米”。这样一个新的活动由此便产生了,老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的记录方法准确吗?怎样记录结果会更准确呢?”
  2.问题探讨
  师:这样的记录方法正确吗?
  怎样记录结果会更准确呢?
  幼:(针对第一个问题)
  路致平:220就是3个数字写在一起。
  徐悦:对,尺子上是这么写的,不能写成加法。
  刘凯歌:我觉得写成加法就是4了,结果就变了。
  师追问:怎样记录才会让结果更准确呢?
  注:教师一边组织幼儿讨论个人记录表,有针对性地把一些典型记录请小朋友介绍给大家。
  片断一:
  李昂用棉花做测量工具,他的记录表上结果记录一栏写着11米。小朋友问他为什么是11米,怎么知道结果的呢?李昂告诉大家因为棉花贴在树干上,不好数,他猜猜应该有11米。
  片断二:
  夏日小朋友用衣服做测量工具,他测量的结果是“4只袖子”,他给大家做个人记录展示时,发现当时的记录是不对的,因为有另一只袖子和另一只袖子重合了,应该记录为:3只袖子。
  片断三:
  管月小朋友的测量记录更有意思,她用树叶做测量工具,向小朋友介绍:我用了一串树叶移动了一次,又移动了一次,才能把银杏树围住,所以用了三串树叶。
  3.集体总结
  通过比较分析,孩子和老师都发现,如果测量记录不准确就会影响到实际测量结果;“那怎样记录才会准确呢?”这一问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要如实记录测量结果,数字要按照数字的规律来写,不能自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记录要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来“画”不能猜测。
  记录的时候,要多想想“你的记录小伙伴也能看得懂吗?”通过分析总结,老师总结如下:
  对于大班幼儿,他们的记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活动分析
  “有趣的测量记录”把科学探索活动推向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使得孩子们真正与活动互动起来,师幼之间互动起来。而同伙间的交流、分享的意义更加扩大,在这种宽松、开放的交流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能反思并检验自己的测量记录,讨论科学准确的记录方法,最终找出满意的答案,解决了实际问题。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也真正体现在此。

 

 

 

  活动九:尺子一样长吗?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对应关系。
  2.感性的认识1米有多长,积累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带来的各种米尺,如卷尺、直尺、软皮尺。
  2.幼儿活动前用尺子测量过大树和其他东西。
  3.幼儿个人猜想“大树这样粗”的个人猜想记录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出话题,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个人记录表里的各种记录,引导幼儿拿出“猜想记录”重点欣赏。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大家介绍几个猜想记录。
  王安琪:我猜想最粗的大树有1.05米。
  田丁文丽:我猜想最粗的大树有10米。
  王鹤鹏:我猜想最粗的大树有9.8米。
  2.问题探讨
  师:(想知道)你的猜想和实际测量的结果一样吗,想不想现在就知道。
  幼:想知道。
  师:怎么才能进行对比呢?
  幼:把测量的结果和猜想记录比一比。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猜想记录表和测量记录表)
  师:(提出新问题)1米有多长?
  (请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米尺)
  幼:1米有100个大格。
  赵继航:1格是1厘米,爸爸教我的。
  师:1米有多少厘米?
  幼:1米有100厘米。
  师:157厘米是多少米?
  幼:1米+57厘米。
  师:是1米57,或写成“1.57米。”
  分析:引导幼儿对比1.57米和9.8米。
  结论:幼儿王鹤鹏猜想大树很粗很粗,实际测量没有那么粗。
  师: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1米有多长?
  王曼超:我量了1米有7拃长。
  汪:1米有我的6只脚长。
  王冬琦:1米比我的个子短一点。
  3.实验验证
  幼儿用多种方法知道1米有多长,“我的1米比你的1米长”,徐悦边量自己的衣服边说,教师及时引导:“尺子的1米一样长吗?你们想知道结果吗?”
  教师在地上和幼儿共同画了一条1米长的线,幼儿尝试用各种尺子对应量这条线。小朋友发现:无论哪一种尺子,它的1米都是一样长的,每一格也是一样大小的。
  4.活动分析
  在活动进行到猜想环节的时候,教师发现,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和测量经验所限,她们对“米”的概念很模糊,有的孩子猜想大树有10米粗,有的猜想有1.01米粗。随着测量活动的进行,标准测量工具(尺子)出现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所以他们对于“1米”初步有了一点认识。但是有大多数小朋友认为“尺子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你的尺子和我的尺子不一样长”,“钢卷尺和软皮尺也不一样长”。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终于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1米是100厘米,1米的大格是1厘米。“尺子一样长”的概念在小朋友头脑中形成了,所有尺子的“1米”都是固定不变的。让幼儿为之感兴趣的是,他们争着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感性理解“1米有多长”,如用脚量,用手量,用书量。在活动中,幼儿所获得的这些经验也只有如此的科学活动中才能实现。
  活动十:幼儿园里最粗的大树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小组内的合作意识。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直接比较。
  活动准备:
  1.幼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尺、米尺)所测量的结果记录。
  2.小组内(各小组)比较出最粗的大树。
  3.彩色纸、笔、个人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用标准工具尺进行的测量活动基本结束,每一组的幼儿都找出了本组最粗的大树。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主动操作的快乐,都争先恐后地想把他们测量的最终结果急切地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比较出幼儿园里最粗的大树呢?”
  2.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
  幼1:把测量的几米几米写到纸上,放到一起比一比。
  幼2:把每一组最粗的树放到一起,从小到大把数字排列起来。
  幼3:每一组写一个最粗的大树的标牌,大家一看就知道哪一棵树最粗了。
  师:标牌上写些什么呢?想想看?
  王紫怡:写上小朋友的名字,写上测量的几米几米。
  蔡婧仪:先写上几米几米,再写上和谁测量的,哪个教师带小朋友去的。
  徐希弱:写上“最粗的杨树”的字。
  王冬琦:在牌子上写上“大六班”。
  3.分组实验
  (1)每组幼儿选择彩纸,开始给最粗的大树做标牌,孩子们的标牌如图:

 

  ①幼儿园最粗的大树是杨树,有243厘米粗。
  ②幼儿园最细的大树是柿树,有94厘米。
  ③幼儿猜想:认为最粗的银杏树仅仅比栾树和杨树细一些,是221厘米粗。
  二、主题环境创设
  在主题活动中,努力实践环境教育课程理念,将环境纳入课程。把环境创设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环境成为记录和呈现活动过程的载体,同时为幼儿之间的交流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最大化发挥其教育功能。
  1.让环境成为最佳的活动记录
  环境记录帮助幼儿巩固和整合学习经验,使之有理、有序。
  2.让环境成为最佳的共享资源
  (1)将个人记录与小组记录集体呈现,提供探讨交流的空间。
  (2)在交互学习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并不断再现和验证他们的所想所做。
  (3)环境记录幼儿探索活动的重要过程,最大限度发挥传达教育信息的作用。
  三、活动总结
  测量大树的活动进行了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老师与孩子们在互相学习、探究中共同成长,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其中。主动思考,一起交流,和伙伴共同讨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尤其在测量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的那种与人合作的意识令人满意。当小伙伴的测量工具不好用时,大家鼓励他“再试一试”;当测量的结果屡次不统一时,小朋友又一起找原因;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小伙伴争先恐后主动帮忙,检查尺子是否围平了大树干。在这样的探究与交流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成功的快乐,体验到了“大家一起做”的乐趣,知道了做一件事情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坚持到底。孩子们不仅仅经历了探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做事的品质,与人交往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而这些应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得以形成的坚实基础。总之,为期一个月的“幼儿园的大树”主题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师幼共同成长。
  1.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对大树的认知得以丰富。
  2.通过兴趣盎然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形成及塑造良好学习、做事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3.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亲历了探索过程,而且亲历了与人合作的过程,使其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